周根山
紀檢監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眾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強力反腐,糾“四風”樹新風,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在部署2025年任務時要求,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著力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穩人民立場,有效回應群眾關切,在維護群眾利益中彰顯擔當作為,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愛就在身邊、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對我們黨更加擁護信賴,進一步筑牢黨的長期執政根基。
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人民群眾痛恨腐敗,特別是對身邊的“蠅貪蟻腐”感受更為直接、更為強烈。如果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督促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基層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容易產生堵點的“一公里”,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壓實責任、加強指導、強化協同等,切實解決基層辦案動力不足、質效不高、基礎薄弱等難題,有力有效推動基層補齊全面從嚴治黨的短板。
著力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優化基層政治生態。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要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結合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監督的若干意見》,把紀檢監察同對基層巡察結合起來、同各方面監督統籌起來,形成監督合力。探索創新監督方式,運用交叉監督、聯動監督、提級監督等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用制度機制排除人情干擾。著眼解決監督力量較為分散的實際,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村級紀檢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監督力量,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為監督插上科技“翅膀”,運用好大數據監督應用平臺,通過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互動,形成全流程監督工作閉環,提升監督質效。
切實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精力用到抓落實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形象地說明了基層工作的重要、復雜和繁重。如果不從源頭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使基層干部從名目繁多的督查考核中、超發超開的文山會海中、形式主義的痕跡管理中解脫出來,基層干部抓落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等方面必然會打折扣。要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減負和賦能,從領導機關抓起、領導干部改起,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存在的形式主義老問題新情況,讓廣大基層干部輕裝上陣、奮發作為。
持續發力懲治“蠅貪蟻腐”,系統性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蠅貪蟻腐”表現多樣、成因復雜,分布點多面廣。懲治“蠅貪蟻腐”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著眼群眾所思所盼,群眾哪里反映強烈就重點整治哪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深化“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等方面突出問題治理,扎實推進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常態化機制化推進掃黑除惡“打傘破網”。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指導各地選擇民生痛點難點因地制宜開展整治,讓群眾可感可及。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把監督、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起來,推動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制度機制,常態長效維護群眾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