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9月9日,榆林新材料集團發電分公司4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500天,創發電分公司投產以來單臺機組連續運行的最高紀錄。4號機組從2018年04月28日大修并網后,截至目前累計發電約32億千萬時,平均負荷率88.77%,平均發電煤耗313.79克/千萬時,平均廠用電率7.44%,各項指標均處于同行業前列。
4號機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是發電分公司從安全管理、設備治理、操作調整、系統優化等方面的細致管控,通過全員的不懈努力取得的。
強化安全管控,筑牢安全屏障。為提升安全風險管控水平,認真分析以往生產系統不穩定的原因,找準責任落實、現場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盲區和漏洞,修訂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同時以“雙重預防”管理為抓手,將兩票三制、反違章管理等工作相融合,全面開展風險預控,定期開展各類培訓、專項檢查,不斷規范現場管理;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過程管控,細化崗位操作標準,規范作業流程,通過“想、看、干、管”等確認手段,準確辨識危險源,確定危險因素,強化員工安全行為自覺,確保行為規范化,操作標準化。
抓牢設備治理,夯實本質安全。為夯實長周期安全運行基礎,根據集團公司“TPM”管理、“無泄漏治理”等要求,完善修訂了“生產維護定期管理工作規定”、“設備缺陷管理制度”、等管理標準,加強過程管控,嚴格落實設備定期維護、保養、試驗和切換輪換;開展設備缺陷專項治理評比活動,建立設備缺陷分析臺帳,對潛在問題超前預防和控制,提高消缺質量和消缺及時率,及時處理了#4機組A、B給水泵短周期振動大等重要缺陷;以防止鍋爐“四管”泄漏為重點,建立完善隱患排查臺賬,研究摸索泄漏發生規律,提前制定預防措施;以熱工保護、自動裝置排查為重點,全面梳理設備邏輯保護,全面核對保護定值,杜絕保護拒動、誤動;針對設備存在的疑難雜癥問題,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解決方案。
強化操作調整,保障穩定運行。為提升機組運行管理水平,該公司以“優化運行指標、提高機組效率”為重點,借鑒標桿企業先進管理經驗,從生產指標分解、運行方式優化、環保參數控制等方面入手,將指標優化任務分解到各運行班組,落實到具體崗位;以保安全穩定為前提,開展值際小指標競賽活動,合理優化機組運行調整,并嚴格兌現獎罰,促使運行人員認真監盤、精細調整,確保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實行“兩票三制”標準化管理,利用仿真機開展各類事故演練,組織運行人員學習“防非停”措施,分析影響設備長周期運行的因素與對策,規范現場操作,提高運行人異常處理能力;根據機組運行情況和極端天氣,有針對性的加大巡檢頻次,嚴密監控極端天氣和高負荷下的參數波動,確保主輔設備安全運行。
加快系統優化,破解技術難題。為進一步優化生產系統,以對標管理和精益管理為抓手,針對鍋爐流焦影響鍋爐安全運行,集思廣益、查閱資料,得出主要是由于火焰中心位置過低,且有部分火焰有貼墻現象,造成局部溫度過高,從而形成流焦,找出原因后,通過調整一、二次風配比,制定定期落焦制度及打焦制度,并通過試驗找出合理的爐底小風門開度,流焦得到極大改善;積極對暖風器進行改造,將一、二次風暖風器疏水進行分級,解決了暖風器振動大的問題,解決了由于暖風器振動大引起暖風器漏水的問題,降低暖風器退出次數;經過對高加在不同負荷下調整、分析,總結經驗,優化高加水位后,加熱器出水溫度平均提高0.8℃,增加了經濟效益;針對凈煙氣SO2影響機組環保指標,通過試驗,調整濕除沖洗時間、漿液循環泵運行方式、供漿時間,最終確定出最優的濕除沖洗時間、漿液循環泵的運行方式、供漿時間的長短及供漿量,從而提高機組的經濟性,提高了脫硫效率,保證環保指標達標穩定。
4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500天僅僅是一個起點,發電分公司將繼續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強化生產環節的內控管理,盯緊關鍵區域、設備,保障各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實現2019年度生產經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王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