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喚新機,奮進正當時。2025年一季度,地礦集團物化探總隊公司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高效的管理體系和前瞻性戰略布局,在項目中標、科研創新、市場開發等方面劈波逐浪,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奮進姿態,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35%,順利完成一季度既定目標任務。
項目中標捷報頻傳
一季度,物化探總隊公司在民生地質、礦產勘查及海外市場領域接連破局搶單,拿下標的“重頭戲”。
民生地質與礦山生態修復領域,公司成功中標陜西延長油田多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項目。同期,順利通過地礦集團“商洛市黑龍口地區金礦普查”項目設計審查,將圍繞秦嶺成礦帶深部金礦找礦開展勘查工作。
海外市場方面,公司與西藏珠峰續簽“一帶一路”礦產資源評價及塔中礦業礦山地質技術服務合同,累計完成超100平方公里范圍的勘查工作,圈定了多個成礦靶區,提交鉛鋅金屬量超40萬噸,推動雙方合作向“地質勘查—數字檔案—開發監管”全流程整合升級。
科研創新賦能發展
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賦能高質量發展。一季度,物化探總隊公司核心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可圈可點。
在公司聚力攻堅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高分辨地球電磁特性綜合測量系統產品化推廣與應用示范”中,超音頻可控源電磁儀及超低頻大地電磁探測儀比對試驗均順利通過野外驗收。驗收專家組對團隊成功獲取高質量地球物理數據,有效驗證自主研發儀器的優質性能等工作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目前,項目團隊已趕赴鳳縣某礦山啟動下一步應用示范項目。
公司“科學家+工程師”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合作完成的短偏移距瞬變電磁儀研發項目順利結題,儀器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下一步,技術團隊將有望實現短偏移距瞬變電磁法的高精度數據采集。
作為公司“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核心成果,“地-坑廣域電磁法應用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3月通過評審,首次提出的地-坑廣域電磁法理論,已在塔吉克斯坦塔中礦業、陜西夏家店金礦等國內外礦區示范應用,填補了金屬礦坑道電磁探測技術空白廣。此外,公司申報的《一種地-坑廣域電磁測量方法及裝置》入選2024年度全國職工“五小”創新成果庫。
市場開發搶占新道
物化探總隊公司堅持以項目為王、突破為綱,在傳統領域鞏固優勢,在突圍區塊加快轉換。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制定了靈活的技術服務新模式。
傳統礦產勘查領域,公司承擔的“紫陽東木螢石礦預普查”“商南十里坪金銻螢石礦普查”等省地勘基金項目已完成報告初稿編制。陜西有色地勘基金項目——“鎮安東陽鎢礦深部及外圍補充勘查”已經開工。陜北延長石油一系列礦區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前期資料收集工作基本完成,野外調研即將展開。
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方面,“黃陵縣太賢鄉石牛溝煤礦一盤區西翼三維地震勘查”項目作為公司首次涉足的三維地震勘探項目,已通過評審驗收。“寧夏固原廣域電磁勘探”項目作為公司首次在煤礦開展的大型廣域電磁法項目,項目組不斷調整技法,為煤礦透水性異常等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公司在“一帶一路”地質市場同步發力,地質工程部針對塔中礦業礦山開采現場管理“真空帶”,推行數字礦山建設,構建數字礦山檔案管理系統,為行業“走出去”戰略提供了“西北有色”范式。
安全環保筑牢根基
物化探總隊公司始終將安全環保視為生命線,通過專題會議、制度建設、科技賦能等筑牢安環防線。一季度,公司以深入推進“穿透式”管理為重心,先后開展了復工復產大檢查、歲末年初“百日攻堅戰”排查整治,加大各層級安全環保宣教培訓,強化“安全環保課”。另外,加強項目現場安全團隊建設,推動責任落實到崗到人。
在項目一線,大力推行“安全員+崗位工”模式,附加工會“安環監督月報”雙保險。同時,公司以綠色勘查為準則,在野外項目中落實環保措施,在比對試驗中嚴格規范施工廢棄物處理,獲專家組“綠色勘查”專項肯定。無人機、自動化監測設備在高危區域持續應用,安全文化建設同步推進,全員安全意識與應急能力顯著增強,實現了一季度“零事故、零污染”目標。
一季度的亮眼成績,正是物化探總隊公司“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安全護航”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從國內民生項目到“一帶一路”海外合作,從傳統地勘到新拓領域,從技術攻關到成果轉化,公司正以多元突破勾勒轉型藍圖。展望二季度,公司將繼續以高質量項目為抓手,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夯實安全環保根基,在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與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揚帆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