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正式發布省內首批30個“數據要素×”典型案例,涵蓋工業制造、現代農業、交通運輸等12大重點領域。西安勘察設計院申報的“數據標準化與三維建模技術融合,推動巖土工程數字化轉型與創新”案例成功入選“數據要素×科技創新”賽道三大標桿案例,標志著西安勘察設計院在巖土工程數字化領域的創新實踐得到了省級權威認可。
面對巖土工程領域長期存在的客戶需求碎片化、數據要素分散化、項目協同低效等行業難題,西安勘察設計院依托多年工程實踐經驗,率先構建起"數據+算法"雙輪驅動的技術體系。通過對勘察、設計、施工等全周期數據進行要素化解析和標準化處理,結合自主研發的智能算法平臺,攻克了多源異構數據整合、三維地質模型構建等關鍵技術,最終形成"一庫四模一體化"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
該方案以工程數據中心為核心,創新性地集成了地質信息模型、結構分析模型、施工模擬模型和運維監測模型四大數字化模塊,實現了從數據采集、模型構建到智能應用的完整閉環。經多個重大項目驗證,該技術使巖土工程方案設計效率提升40%,施工風險預警準確率達92%,有效解決了傳統工程中數據孤島、協同困難等痛點問題。
此次陜西省發布首批“數據要素×”典型案例,是推動《“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落地實施的關鍵舉措。其目的在于挖掘和總結一批具有可操作性、成效顯著且可復制推廣的“陜西經驗”,引導各地區、各行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借鑒,從而營造出“對標先進、創新實踐”的良好氛圍。這30個典型案例是從300多個申報國家“數據要素×”典型案例和“數據要素×”陜西分賽獲獎案例中精心篩選出來的,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和示范價值。
該案例的入選,不僅是對西安勘察設計院在巖土工程數字化領域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高度肯定,也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典范。未來,西安勘察設計院將以此為契機,持續開展數字化技術賦能傳統專業的實踐與探索,不斷創新,為推動巖土工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