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陜西省礦山安全工作會議上傳來消息,金鉬集團礦山分公司憑借其在災害治理方面的卓越貢獻和創新實踐,榮獲2024年度陜西省非煤礦山“災害治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24年,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一體推進兩辦《意見》和“八條硬措施”落實,錨定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年度目標任務,聚焦攻堅克難,扎實開展災害風險防治工作。”礦山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著力構建管理體系,強化風險監測預警,災害治理重點突破及人員培訓提升,進一步夯實了安全基礎。
構建責任明確、協同高效的治理體系
健全責任體系。以管理體系建設為依托,推動災害治理工作協同貫通。通過健全責任體系,強化各級管理人員履職擔當,確保每一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人、到崗。據統計,自實施管理體系建設以來,該公司安全隱患整改率100%,責任事故發生率有效降低。
創新團隊建設。積極發揮班組現場管理優勢,建立177個“安全員+崗位工”現場安全管理團隊,實現生產作業區域“安全員+崗位工”模式全覆蓋,為災害治理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堅持專題部署。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采用“穿透式”“清單化”管理模式,推動防災治災項目落實,達到了消存量、控增量目的。據統計,僅去年一年,該公司組織了12次專題會議,梳理出安全隱患點百余個,全部得到有效整改。
科技賦能 實現動態預警與精準防控
完善在線監測。以風險監測預警為抓手,通過優化升級高陡邊坡、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實現采場、排土場、電機車和尾礦庫重點部位和沿路區域全覆蓋精準監測和動態預警,持續推動災害治理效能提升。該系統通過及時預警潛在安全隱患,有效避免了事故發生。
應用綜管平臺,解決難點痛點。建立包含雙重預防、法律法規、教育培訓、外包管理等模塊的信息化智慧管控平臺,通過建立風險源數據庫、搭建全員危險源辨識平臺、建立閉環隱患排查治理系統等,著力解決線下雙重預防機制風險管控措施不落實、隱患排查不精準、全員參與不充分、整改情況難追溯等痛點難點問題,實現全過程預防式監控管理。
優化智控系統。引入固定式深層水平位移監測機器人,安裝雷達監測系統,配備無人機航拍設備,實時監測、精確判斷,全天候獲取礦山邊坡表面高精度測量數據。據統計,自智控系統上線以來,該公司邊坡加固和抵御災害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多措并舉 隱患排查與雙重預防機制并重
聚焦隱患排查。緊盯采礦場、排土場、尾礦庫重點部位,采取“職能部室督查+作業區自查+外部專家技術支撐”形式,全方位、無死角滾動式排查,并按照“五落實”要求施行隱患閉環整改。據了解,該公司采礦場北幫一面坡、王家坪、栗西溝尾礦庫應急道路等4項重大隱患實現閉環銷號,筑牢了安全生產防線。
深化災害普查。深入推廣格構梁及六棱塊護坡等多種地質災害治理方式,充分利用物探和鉆探手段,積極開展露天邊坡、排土場風險排查、穩定性分析、尾礦庫安全評估及壩體安全性復核。據統計,過去一年,該分公司治理面積達108hm2,全力提升了災害防治效果。
推進雙重預防。注重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有機結合。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管控措施和隱患排查治理方案,成功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防護網。
強化培訓 全面提升職工安全素質能力
廣泛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專題展覽、發放宣傳資料、開展現場咨詢,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安全防范法規知識,提高全員防災治災意識。
開展特色培訓。強化“黨建+安全”作用,將安全文化融入“源動力”等特色黨建活動和安全“大學習、大討論、大整改”系列專項活動中,全面提升了職工的安全素質。據統計,去年全年共組織安全培訓15場次,參與人員達3000余人次。
加強應急演練。積極推進政企聯合防汛演練和評估,多層次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據統計,去年全年開展應急演練20余次,參與職工達1000余人次,有效提高全員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力保障安全生產平穩有序。
“下一步,礦山分公司將在省應急管理廳及市縣應急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在金鉬集團和金鉬股份的堅強領導下,以更高遠的政治站位、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更有力的管理措施,提升災害治理能力和水平。” 礦山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將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四化”建設等重點工作,充分發揮領頭羊、引領者和示范者的作用,不斷創新災害治理新技術與方法,為推動全省非煤礦山高質量發展貢獻金鉬力量。
另悉,礦山分公司安全環保應急室主任許軍鋒獲2024年度陜西省非煤礦山重點企業安全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