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鉬集團礦山分公司礦山三區主要承擔了金堆礦區礦石的輸送和破碎任務,是礦區生產線的大動脈。近日,記者在礦山三區了解到,為“供好礦、供足礦”,確保供礦不間斷,礦山三區電機車車間創新供礦模式,提高供礦效率,讓連接“采選的橋梁”更加牢固,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添力加勁。
東、西倒裝站電鏟故障無法正常裝車,車間設備臨時突發故障......考慮到諸如此類影響電機車正常運行的情況,電機車車間創新實施24小時輪換應急供礦制度,由4列運行改為5列運行,確保有一輛滿載礦石的列車時刻保持準備待發的狀態,能為下游提供應急礦量。
與此同時,車間還合理優化列車運行方案。葵花園站共有6道鐵軌,列車在東、西倒裝站和百花站間往來需要不斷進行道岔操作。車間經過反復測量和計算對比,確定了葵站1、2、3道排列進倒裝站東支線,在百花2道進行翻礦作業,葵站4、5、6道排列進倒裝站西支線,在百花3道進行翻礦作業的列車行駛線路“最優解”。這一方案的實施可減少職工道岔操作百余次,實現了機車運距縮短、電量損耗減少、道岔磨損降低。
“我們及時關注下游礦倉變化情況,如果預計缺礦,就實施交接班不停車的方案。”電機車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電機車車間通過不斷加強上下游和內部間的高效協作,促進生產信息的共享與交換,動態調整供礦方案,依據實際情況隨需而變、柔性生產,達到了生產過程高度協同,生產效率不斷提升。